育儿观念不同 婆媳常闹矛盾 专家: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
原标题:育儿观念不同 婆媳常闹矛盾 专家: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
海峡网8月31日讯 (泉州网记者 张晓明)妈妈要求儿子先做作业,育儿奶奶却要孙子先吃饭,观念婆媳争执让晋江青阳9岁的不同小源慌忙到派出所向警察叔叔求助。泉州晚报对此事件的婆媳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先做作业还是常闹先吃饭,折射出的矛盾是婆媳两代人因不同育儿观发生的矛盾。
“我是家庭教育不是焦虑了?”这样的疑问经常可以从年轻父母口中听到。记者调查发现,形成不少父母有育儿焦虑症,合力特别是育儿婆媳一起带小孩的家庭尤甚,他们和上一代人在育儿理念上常发生激烈冲突……
崩溃的观念媳妇 与婆婆的育儿观念很不同
自从生了孩子,丰泽区的不同小林一直闷闷不乐,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婆媳这种感觉在她心里很强烈。常闹
婆婆很多带孩子的矛盾习惯让小林无法忍受,比如喂孩子吃饭,婆婆总是先送自己嘴里嚼嚼再喂孩子。她多次提醒,不能这样喂宝宝,但婆婆回了一句“你老公从小就是这么吃长大的”,这让小林顿时语塞。
“老一辈的很多育儿方法,现在根本就不适用了。”小林说,她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大多喜欢通过网络和书籍来学习育儿方法,所以很认可现代的育儿理念。而老一辈大多认为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丰富经验,极度认可传统观念。有了宝宝后,小林的婆婆总喜欢说宝宝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两代人在育儿观念和方式上的诸多不同,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苦不堪言。”
有同样苦恼的还有年轻妈妈汪女士,由于夫妻俩都是职工,婆婆特地从安溪老家来泉州市区帮忙带小孩。可是在如何照顾宝宝的问题上,没多久婆媳就多次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发生口角,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就被打破了。上个月,因为小孩拉肚子的事情,汪女士多说了婆婆几句,未曾想婆婆一气之下就回了老家。
“一想起这些,自己就很烦躁。”在小丽(化名)看来最不能忍受的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婆婆进他们夫妇的房间都不敲门,感觉没有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而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婆媳之间也是暗自较着劲,但这些矛盾,在老公眼里却全不是问题。开始时,老公还会哄哄她,说会去和老人沟通。可她提多了,老公也烦了,嫌她斤斤计较。
委屈的婆婆 带1个孙子比以前带3个孩子还累
而小丽的婆婆说起带孙子来也是一肚子委屈。
自己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进城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自从来到市区的儿子家,每天带着孩子累得腰酸背痛,还要处理一大家子的家务活,可媳妇还是很不满意。“我以前一个人带3个孩子,可如今只带1个孙子,感觉却比以前累多了。”她也知道,儿子媳妇为自己吵了好几回,她也尽量迎合媳妇的喜好,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准备回老家不带了。
“对待孙子,爷爷奶奶肯定是最疼的,可是经常被媳妇说。”50岁的张女士接连迎来了3个孙子,本来心里偷着乐,但没想到的是,在帮忙带孙子的过程中,她却与两个媳妇都产生了矛盾。“以前没住到一块时,说说笑笑,可现在拼着老骨头替她带孩子,却差点成了‘仇人’了。”张女士说,“每天在楼下,凑到一起的孩子,不都是老人带?没我们这些老人,她们能安心去上班?”
受访的婆婆们都表示她们带小孩很有经验,但她们在媳妇们眼中却是“老顽固”。有时候多喂孩子几口饭,都要被媳妇唠叨说不能喂太饱。天气变冷给孩子多加件外套,也会被媳妇说穿太多。总之,婆媳之间因为小孩经常产生一些矛盾,这让老人们也感到很“痛苦”。
情感专家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
自古婆媳多难题,短短的几个字说出了大部分中国婆婆和媳妇的心声。
“生活观念不同,还有就是代沟问题。”情感专家张秀云分析,虽说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婆媳矛盾,但归根结底大多数的婆媳矛盾,都离不开上述两个根本原因。先吃饭还是先作业,本不该成为争论的问题,这可能是平时婆媳关系就存在不和的情况。孩子生存的环境应该是和谐积极乐观的,因为一件小事闹到孩子去报警,这对孩子的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从表面上看,好象双方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婆媳争执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建议婆媳各自反思自己过激的做法,以孩子教育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功成长提供一块芳草地。
张秀云表示,做为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获得成功,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而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所以建议毎个家庭成员都要认真学习,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学习这个阶段孩子成长需要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育儿规律。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每个孩子先天素质不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特质,提供不同的个性教育,展示每个孩子不同的风釆。总而言之,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可以天天向上。
(责任编辑:探索)
-
剧情简介好心收个徒弟,教他汽修技术,给他发工资,却没想到,他不但没有知恩图报,还趁着夜深,师父熟睡之际,偷走了师父刚买的苹果X手机。但面对警察,这厮竟说偷手机是因为师父拖欠他工资,他想拿手机抵工资。这 ...[详细]
-
女生瀑布前拍照空中突然“飘来”一排人:吊威亚的游客进入镜头,被评像“5毛钱特效”
据重庆日报10月4日报道,近日,一女生在浙江百丈漈风景区的瀑布前拍照,身后一排吊威亚的游客突然进入镜头。网友:好好笑!跟那种5毛钱特效似的。2023年浙江这一景区突然爆火,上百条在瀑布前摆拍的“神图” ...[详细]
-
“手拿折扇被误会持刀”男子再发声:不会向飞踹我的路人追责,以后做事会更稳重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10月1日晚,网传江西南昌红谷滩世贸路上有一赤膊男子持刀,被路人踹倒控制后交给民警。2日,南昌网警通报此事系误会,男子拿的是折扇。3日,当事人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对于误会和踹倒他 ...[详细]
-
昨日,泉州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来自八闽大地的医务人员再次紧急集结,星夜兼程驰援泉州。记者兵分多路,采访各地医护人 ...[详细]
-
10月12日渝超联赛,渝中半岛队主场迎战两江新区队,票价暗藏玄机——9.8元对应明代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从通远门城墙到东水门遗址,一张球票带你解锁母城记忆。⚽️ 绿茵场变文化秀场,足球赛成历史 ...[详细]
-
来源:IC photo2025年9月29日,北京太庙内桂花盛开,金色的花朵与红墙黄瓦交相辉映,邂逅“桂花味”的秋天。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25年9月29日,北京太庙内桂花盛开,金色的花朵与红墙黄瓦交 ...[详细]
-
女子游阿尔山无房可订住医院过夜?院方:是康复医院,床位60元,标间300元,还有空余床位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10月3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旅游时,由于大部分酒店全被订满了,被迫只能住进一间疑似由医院改造而来的宾馆。网友称在阿尔山住进了医院视频截图)10月4日,极 ...[详细]
-
近日,泉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全体成员会议暨市创城指挥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能组会议召开,重点分析泉州市创城工作中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短板不足,研究提出工作对策。今年是泉州 ...[详细]
-
近日,海港名宿,也是最伟大8号奥斯卡,引起网络上的热议!有的球迷又是经典言论,引进奥斯卡的钱不知道可以捐助多少个希望小学了。 但也有正能量的球迷说,现在海港中场控制力全中超最强,这套打法还是从奥斯卡打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10月4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738.29万人次。10月4日当天,全市公园纳客214.44万人次,其中22.48万人次进入天坛公园游览, ...[详细]